GNSS在地震救灾中的重要作用

发表时间:2025-05-06 17:31作者:深圳市北天通讯有限公司

GNSS在地震救灾中的重要作用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成果,在地震救灾中发挥着多方面的关键作用,为提高救灾效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供了有力支持。

地震监测与预警

实时监测地壳运动:GNSS位移监测站利用多颗卫星发射的信号,通过接收和处理这些信号,能够精确测定地面点的三维坐标和时间信息。在连续观测中,通过对比不同时间点的坐标数据,可以实时监测地壳微小的形变和位移,捕捉到地震发生前的微弱信号。

实现地震预警:通过对监测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GNSS 系统能够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地震预警,为公众争取到宝贵的逃生时间。例如,在一些地震多发地区,基于 GNSS 的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在地震波到达之前,向学校、医院、工厂等人员密集场所发出警报,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采取紧急避险措施。

灾情评估与定位

确定受灾范围:地震发生后,GNSS技术可以结合卫星影像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快速确定灾区的范围和不同程度的受灾区域。通过对受灾区域内的 GNSS 观测数据进行分析,能够获取地面变形、建筑物位移等信息,从而形成具有定位信息的救灾指挥图件,为救援力量的布局提供依据。

精准定位重点灾情:在复杂的地震灾区,一些关键的受灾地点,如医院、学校、养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可能存在危险化学品泄漏等次生灾害风险的工厂、仓库等,需要尽快被定位和标识出来。GNSS 能够精确地确定这些重点灾情位置,帮助救援队伍优先开展救援工作,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辅助救援行动开展

搜索与营救幸存者:在地震现场,GNSS 可以为搜救犬或搜救机器人配备定位设备,利用幸存者灾前配备的卫星定位终端,或由能够进入有限空间的设备携带定位装置,实现对幸存者的快速和准确定位,并记录接近路线,从而节省营救时间。

规划救援路线:地震可能导致道路损坏、交通瘫痪,救援车辆和人员需要寻找安全、高效的路线前往灾区。GNSS 可以实时提供道路状况和交通信息,帮助救援人员规划**的行进路线,避开危险区域和拥堵路段,提高救援效率。同时,在救援过程中,如果遇到新的危险情况或道路变化,GNSS 也能及时帮助救援人员调整路线。

协调救援力量调度:利用 GNSS 的定位功能,指挥人员可以实时监控受控车辆、飞机、人员的位置、速度、方向以及行进状态,了解灾情调查人员行进动态,及时反馈灾情信息。空中和地面的调查分队也可通过终端向调度中心回传各种实时灾情信息,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快速形成灾情分布图件。指挥人员根据这些信息对车辆、飞机、人员进行实时调配,实现应急人员及时响应和救援队伍的合理布局,提高整体救援效率。

保障救灾物资运输

优化物资配送网络:对地震应急救援物资的快速、准确配送是救灾工作的重要环节。首先,利用 GNSS 技术对物资的供应和需求进行地域预测和统计,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定位,是进行配送网络优化的基础。通过分析物资储备点和受灾区域的位置关系,以及道路状况等因素,可以合理规划物资运输路线,提高物资配送效率。

实现物资精准空投和地面配送:在一些交通不便或受灾严重的地区,物资空投是一种重要的物资供应方式。GNSS 可以为物资的定点空投提供精确的定位信息,确保物资能够准确投放到指定地点。对于地面配送,GNSS 也能帮助运输车辆实时掌握位置和路线信息,避免迷路或走错路线,保证物资能够及时、准确地送达受灾群众手中。

支持灾后重建规划

地震救灾工作不仅包括应急救援阶段,还涉及到灾后的重建和恢复。GNSS 在灾后重建规划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灾区的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等信息的精确测量和定位,为重建规划提供基础数据。例如,规划人员可以根据 GNSS 数据确定哪些区域适合重建房屋、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哪些区域存在地质灾害隐患需要避开。同时,GNSS 还可以用于监测重建过程中的工程进度和质量,确保重建工作按照规划顺利进行。

总之,GNSS 在地震救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 GNSS 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地震监测、预警、救灾和灾后重建等方面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址:深圳市龙华区福城街道福民社区狮径路15号福城数字创新园一单元901-905九楼整层                         
电话:+86-0755-22225474                   
传真:+86-0755-22225474
销售:sales@beitian.com
工程:engineer@beitian.com
网址:http://www.beitian.com